页面

2014年6月30日星期一

越来越喜欢胡适了

可能是因为极其反感所谓的才情,所以想胡适这种极聪明但没什么才情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喜欢了。

凤凰的一个节目介绍过一点他的家庭背景。
母亲冯氏是三房太太,家中地位卑微,父亲又早早过世,母亲23岁守寡要照顾比自己还大的前方太太的孩子,受尽屈辱,所以胡适骨子里替人着想柔软谦和的性格多少跟家庭环境和母亲的教育有关。

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
             ——蒋介石给胡适的挽联

Reference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figure/201112/60e834cf-bb14-4fb8-80e8-00cf04ac1fce.shtml
凤凰大视野:红尘往事——胡适的“小脚与西服

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Test post from stackedit

This is my first post published via stackedit

markdown is a format of pure text, easy-read and easy-write

tutorial of syntax(chinese):

http://wowubuntu.com/markdown/index.html

Test for Chinese charactor: 测试中文

end of this document~
1. test for index
2. index 2
3. test for update from stackedit.io
4.

Written with StackEdit.

2014年5月14日星期三

Trip to Washington DC on 05/11/2014 华盛顿流水账

Baltimore的地理位置优势在于离NYC, Phil, 和DC都不远。这是第几次进DC已经记不清了。主要内容是参观national mall (国家广场)上的地标和博物馆。4,5年前去过air and space 和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以及另外一个忘了什么博物馆,还匆匆走了走纪念碑、白宫和林肯纪念堂。发现基本已经恍如隔世,倒不是变化巨大,主要是上了年纪,啥也记不住了。。。但居然边走边聊,给大家做了好多景点的背景介绍,可见伙伴们此行是娱乐为主,参观为辅。也可见本人有时候嘴巴一张就合不上,话赶话,追求口腔快感,遇到听众就来劲。

National Mall的布局
东西走向的大广场,横向穿越要走个把小时。国会山和林肯纪念堂分坐东西。中间狭长地带以绿化带为主,稀稀落落的人散落在草坪上,踢球和扔飞盘的不在少数。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听到了好多久违的陌生词儿,洛可可巴洛克印象派。

林肯纪念堂
这是本人最激动的地方。进入大殿后左边是葛底斯堡演讲,右边是连任后的就职演讲。中间是林肯达人坐像,背后写着“in this temple blabla...”. 大意是永垂不朽的套话。
在大殿外数层台阶,第二层有一块砖上写着“I have a dream”,这是martin luther king牧师1963年发表著名演讲的地方,刚好与1863年葛底斯堡演讲相隔百年。

越战纪念碑
reflecting pool的南边靠近林肯纪念堂这头。所有5万多人的名字全部刻在碑上。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璎:
http://zh.wikipedia.org/zh/%E6%9E%97%E7%92%8E
当时21岁才念大三的她设计方案被采纳让人大吃一惊。1980年那时候观念还没这么开放,华裔能有这个成绩实属不易,才华可见一斑。09年拿了国家艺术奖章:
http://www.chla.com.cn/htm/2010/0514/55805.html
雕塑是三个jungle里作战的越战士兵,从服饰能看出与韩战的雕塑明显不同。路边有牺牲士兵的花名册,我们还翻到一位Peter Chen.

韩战纪念碑
越战纪念碑的对面。实际是一个雕塑群加一面黑色大理石墙壁。

倒影池 reflecting pool
这应该是最有名的倒影池,直接说reflecting pool可以特指到national mall上的这个池塘。
想起一个电影场景,阿甘正传里珍妮穿过reflecting pool奔过来和阿甘拥抱,场景是national mall上百万人反越战大集会。我在池塘边还听到有人在聊这个电影桥段。
池塘最美的还是刚刚好可以把整个方尖碑倒映进来。从林肯纪念堂往东看,池塘联通华盛顿纪念碑,左边是越战纪念碑,右边韩战纪念碑,池塘的尽头纪念碑下有二战纪念碑。
二十世纪美国打的三场大战。越战和韩战各死掉了50k+(韩战54k, 越战58k according to wikipedia),二战阵亡200k+。其实所谓的“民众的善意/政府邪恶”的说法也不尽然,人民未必总是反战,反的都是打不胜的战。


2014年4月28日星期一

Gettysburg Adress

今天无意中又看了一遍《葛底斯堡的演讲》,第一次读是在高中三年级,恰当时年少,意气风发。可惜生词太多,基本磕磕巴巴意思能读出个大概齐。最有共鸣的还是结尾处的那句
That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ever perish from the planet.

很喜欢另一句: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we did here.

今天重读,发现这个演讲发生在1863年。刚好在1963年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的一百年前。google了一下才知道,金牧师这个演讲恰恰是在林肯纪念堂前面做的。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为什么广场运动总是以(被镇压)失败告终?”“因为不失败它是不会告终的。”

关于乌克兰最近的报道中,这篇看的很有意思,语言很浅,但想法很和我胃口。
下面的文字摘自:http://news.ifeng.com/opinion/sixiangpinglun/detail_2014_03/17/34845181_1.shtml

尤其是基辅市中心“广场运动”的几十万参加者到中后期约有半数是来自基辅以外的乌克兰各地——这是现代史上首都广场运动旷日持久时常见的一种现象。
这些外地参与者如果不是当权者纯粹用钱雇佣来做戏的,而是真正“热血沸腾”、不惜劳顿远道前来的“愤青”,就往往会比本地市民更激进,有“既然来了就不能无功而返”的劲头,同时也更不受本地反对派组织的控制——或者说,本地反对派只有迎合他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他们。如果本地反对派中也存在影响力竞争,而且又缺乏像曼德拉那样拥有强大道义资源和“受难圣徒”形象的人物来呼唤理性,那就很容易出现哗众取宠、“比赛激进”的场面,造成“见好不收”、难以妥协的困境。

曾经有段著名的对话:“为什么广场运动总是以(被镇压)失败告终?”“因为不失败它是不会告终的。”当然这里通常指的是专制国家,其实在专制国家也有以全胜告终(专制者被推翻)的事例,但应该说,在专制国家广场运动的确很少以妥协告终。不过民主国家就不是这样,民主国家的广场运动,从当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963年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1968年的巴黎学潮,世纪之交西雅图、巴塞罗那等地的反全球化大示威,到前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都是在既没有“胜利”也没有被镇压的情况下告终的。

2014年2月15日星期六

一件温暖的小事

昨天元宵节给家里打电话,跟爸爸聊起我小时候的一件小事。
背景:
五六年级那会儿天天看《我爱我家》,《潇洒走一回》这集,作为执行导演的林丛客串了一个何平大姐的崇拜者,死切摆列要跟何平学唱大鼓。这姑娘大舌头加鼻音重,喜剧效果颇佳。于是我就开始模仿她,尤其那句“俺要跟何平大姐学唱大鼓”成了我那阵子的口头禅。
具体细节可以参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8xt08dfQRA (start from 5')
youtube上的源:

贫嘴是那个年纪男孩儿的通病,我妈又是个爱笑的人,只消来这么一句“俺要跟何平大姐学唱大鼓”,再不好的情绪也能给她逗得咯咯笑。于是我得以变本加厉,把大舌头+鼻音推广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我唯一的说话方式。
那天晚饭后,我终于放肆到把这种低劣玩笑跟爸爸开的地步,也不是开玩笑,实在是天天模仿,入戏太深已经习惯成了自然,他完全没搭理我。
后来不知道怎么着,坏习惯就改掉了。

元宵节这个电话我才知道,其实那阵子把我爸妈搞得挺紧张,联想到我家以前楼上那家的小孩儿就是学人家孩子结巴,结果人家孩子偷摸儿到外地报了个班儿,把结巴给治好了,他勤学苦练反倒成了真结巴,改不回来了。
于是我父母认真制定了“治疗方案”,先是挑明了跟我说不要这么来;其次妈妈听到我模仿后坚决不乐;最后是我情不自禁模仿的时候,就尽量转移我的注意力。还打电话问班主任我在学校有没有这个恶习。
当然结局是完全没啥问题,皆大欢喜。
倒是在美东的大雪灾天气里这件小事带给我不少的温暖。以前老觉得我家管孩子基本就是个放养,无为而治。现在看来还是自己不够体谅父母,把好多无微不至当成了理所当然。







2014年2月8日星期六

Basis手表使用体验

一周前拿到的:
official site:

使用时间:一周
使用范围:佩戴硬件(手表),体验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BS client

Overview

手表部分只负责数据采集,传输和充电需要连接电脑或者手机(蓝牙)。电池可以连续用4天,数据分析在server端,结果显示放在浏览器上。防水。

1.用户购买的motivation是什么?

两点,首先是好奇,对自己身体健康程度和关键生理指标的好奇。受限于测量设备缺乏通常很难拿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数据。其次是希望能改善自己的
生活质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第一点需求是容易满足的,测量+可视化即可。第二点是区分度比较大的一点,怎么样把数据以用户读得懂的形式给出,从不同侧面满足用户了解自身的需求,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用户完成难度适宜的任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的可靠性,sensor 需要calibration或者validation的过程。

2. Basis测量什么数据,做了哪些处理分析?


a. 心率,硬件上更新频率为~1/s
查看历史数据sample rate: 30s一个采样点,其他生理指标基本相同。
b. 运动姿态,可以区分静态、行走、跑步三种姿态。不知道是否区分平躺,站立和坐。
c. 皮肤温度和出汗量。
d. 计步,推算出的卡路里消耗。

3. 有哪些数据分析功能?

a. 睡眠细节,各个阶段的时间,被打断次数。如何判断哪个阶段是个问题。给出睡眠质量评测分数。
b. 纵向历史数据对比,以天为行,以每个时间段的某项生理指标为列,画出的pattern可以清楚的描绘变化规律。
c. Activity分析,把每天按照收集到的信息按时间段分成不同Activity,包括走路,跑步,睡眠这些特殊事件。也会给出每一天的概况。

4. 开放性接口?

The official site said (from Q&A part):

No...
We will be building API functions so you can retrieve your data anytime.
Our focus at this point is providing key metrics that we feel are relevant
and actionable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e know certain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diving deeper and we are exploring opportunities to allow this type of access.

5. 不足

睡觉时佩戴多多少少会影响入睡,块头略大而且测量心率需要绑的比较紧。硬件外观不够好看。跑步时候心率监测容易失效,这个不是我一个人的抱怨,我看网上不少评论提到这个。

总结

与诊断级别的监测不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用户不希望照片一样搜集数据信息(海量的信息反而容易让用户失去耐心,迷失于大量数据),往往更关心一些结论或者介于结论和原始数据之间的中间结果。所以展示结果的方式以及处理分析数据的算法是关键。
如心率趋势/均值,睡眠质量。由于数据和信息由用户直接阅读和使用,真正的问题变成了如何挖掘用户在数据可视化和信息抽取方面的需求。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很难评测,由于数据无法导出所以不太容易模拟他的核心算法,但感觉模型不是太复杂(简单的classification/regression)。
能直接读懂的地方要做量化,很难读懂的地方需要用图标方式展示。一个Trade-off是在数据保真度和易于理解程度上。

硬件方面可靠性很重要,软件方面易用性和美观很重要,说白了真正跟用户打交道的地方都需要包装。软件界面方面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我们的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实际上跟Basis完全重合,可以参考其界面设计。

Reference




2014年2月1日星期六

“当我们脏时爱我们”-肖斯塔科维奇

看了晓说,然后从网上找到一点肖斯塔科维奇自传《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里的只言片语,替“御用文人”们感到悲哀,以及更大的同情。

等待被枪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
当我们脏时爱我们,别在我们干净的时候爱我们,干净的时候人人都爱我们。
如果有一天我的双手被砍断,我还可以用牙咬住笔谱写音乐。
我怀着一种有罪的感觉坐着,但事实上我并没有犯罪。

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唯一对话
“我不喜欢 普契尼,你呢?”
“我也不”

然后想到了我们的“御用文人”郭沫若,基本已经被网友定性为“走狗文人”。
人人自保的年代你能要求他做什么呢,出卖灵魂是为了保全肉体,最重要的还是保全家人,孑然一身的人才最无所畏惧。但最后郭老啥也没保住,两个儿子都在先他而去。

我从二十三四岁之后不再过多关心政治,说不清辨不明,有心无力,徒增伤感。最后基本要变成一个完全的自由主义者。
非常喜欢下面这段话:

以人道为终极目的的社会主义探索,是人类在价值上告别动物世界的一次最悲壮的出走,是一段百折千徊历程,是一首悲喜交集的史诗。
-黄纪苏

我们已经进化到可以自称不是动物的境地,但源于本能的私欲却愈演愈,至今都无法战胜。

References:

http://www.wpoforum.com/viewarticle.php?cid=12&aid=50307

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

14年澳网总结:李娜赢,纳达尔输

尽量避免抱怨自己“忙”,不论to-do-list有多长,好的Time-management和高效率一定能搞的定。
这阵子真是忙到连澳网也顾不上看了。只瞄到了李娜半决赛打Bouchard的第二盘,Nadal VS Federer 的第三盘。
双反还是单反,这是门大学问。李娜的双反状态好到爆。
自引(Weibo)
看了李娜的第二盘,反手状态基本ATP水准,试想费天王若有此双反,后天的半决赛可与纳豆一战
Nadal和Federer的对决就不用过多渲染了,本来要发条微博说:
“两边加起来30个Grand Slam,其他现役选手加起来一共才9个”。听上去很有阵势,因为Joker6个Murray2个,Potro1个一共9个。刚发完发现Hewitt居然还没退役,加上他01us,02wimbledon两个大满贯,其他现役球员一共是11个,于是把之前的微博赶紧删了。

Nadal进决赛打Stan(wawrinka),之前两人战绩Nadal 12连胜。另外豆子近大满贯决赛后的胜率不错,我以为妥妥的,结果第二天早起一开手机看到纳豆被打哭了,回想11年在这儿纳豆把牛打哭那场,何其相似。

自引(Weibo)
“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这场决赛之前纳达尔18次进大满贯决赛兑现了13个冠军,瓦林卡结束12连败的同时也成为第三个在大满贯决赛击败纳达尔的球员。单反,但很少防御性切削,跟半决赛的费德勒完全不同。

这两年注意到豆子的头发真是越掉越少,google一下发现国外网友怀疑他嗑药的rumor不少。替他不平,最欣赏的还是他的意志品质,真的是值得所有人学习。

想起新浪体育上一个评论“如果费德勒打赢了你,说明他技术真的比你强,而且往往不是强一星半点”(大意)。反过来想想纳达尔,已经无数次实力相当甚至是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咬牙拖到抢七,然后关键分上展现大心脏。




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这两天看到的三张好图

1. 美国流行音乐图谱  (music timeline)
cite from: http://research.google.com/bigpicture/music/
果然是one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比最近一期讲美国近代流行音乐的晓说信息量更大,也更直观。不过图是html5的效果(?)所以转不过来。
2. 机器学习算法选择 (machine learning map)
cite from: http://scikit-learn.org/stable/tutorial/machine_learning_map/index.html

3. 互联网应用概览 (internet things landscape)
cite from: http://techcrunch.com/2013/05/25/making-sense-of-the-internet-of-things/




2014年1月7日星期二

遗产走路~

去East Harbor看American Hustle看到的,貌似好久以前头回到Harbor这片转悠的时候就见过。
我在赫理特斯步行街~




2014年1月3日星期五

Great Voyages, 《晓说2》第四十期 01032014

自晓说出品,一直坚持看。这期讲大航海时代,串起来好多以前的历史点。

矮大紧把大航海时代(The era of great voyages)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并列为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事件,作为一名准IT从业人员颇感欣慰。

人类历史进程也如技术革命一样,越往后发展越快,最早的一段时间里,一星半点的进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代价。就globalization进程来说,直到公元1500左右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交流还停留在战争这种原始形式上。天然屏障保证了东西方文明间基本处于相互独立状态。中国文明的平稳延续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地缘上的与世隔绝,自诩为世界中心的中国,皇帝最大的外部麻烦是北方的匈奴,不过比起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彻底湮灭还是要幸运的多。

西方的罗马帝国的崩溃被一种很有意思的观点解释为东方汉王朝的兴盛,汉武帝逐匈奴于漠北,封狼居胥,汉凶的战争迫使匈奴往西北迁徙,北亚战斗民族挤压了北欧战斗民族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于是日耳曼人南下导致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分崩瓦解。东罗马帝国或称拜占庭定都君士坦丁堡延续数百年。要说勇武的中国还是汉朝,穷则尚武这是必然,真富足了谁还老想着战死沙场啊。这么说来美国也真是奇葩,人们生活水准这么高的情况下居然不停对外作战,眼瞅屌丝变土豪的国家一个个都矜持起来,现如今还有谁卖这把力气啊。看看美国人天天看football,鄙视soccer为娘们儿运动就知道这个国家骨子里端的是个尚武。

大航海之前是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一共11次,从1000~1300,绵延300年。大约对应于我们的宋朝。目标是异教地区(天主教打伊斯兰教)。但阿拉伯正处于巅峰期。用矮大紧的话说,欧洲当时就是个第三世界,相当于喀麦隆,孟加拉之流。
第一次偷袭成功,屠城耶路撒冷。
第四次居然打君士坦丁堡去了,匪徒气息浓重。因为当时君士坦丁堡还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第六次演变成倒卖儿童奴隶,威尼斯商人这趟活儿干的真是伤天害理。
基本可以类比做今天穆斯林向基督世界发起的圣战,或者更直接点叫恐怖袭击。

几个有意思的事实说明欧洲当时的落后:
欧洲还未形成民族国家,仍然处于城邦分立的松散状态。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教会势力和世俗的贵族统治并立,底层劳动人民基本没有改变命运的途径,所谓的social ladder缺乏。对比中国的科举制度,欧洲社会体制落后。
十字军东征第一次见到糖。所以欧洲甜点极甜(到处都一样),由此矮大紧搬出来中国西南地区菜很咸来说明,糖和盐都是古代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时过境迁这些调料已经是稀松平常,但口味和烹调习惯却保留下来了,可以看做特殊的历史记录方式。

欧洲和中国的简单对比:
欧洲人心向远方的传统,“听老兵讲那远方的故事”,十字军东征,到了富庶的阿拉伯,老兵回到欧洲都把远方描绘的很美好。中国人喜欢呆在家乡,对远方的描绘往往是荒蛮,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只有中原地区高度文明。所以航海技术比人家强很多的明朝完全没有动力走上海外扩张抢夺殖民地的道路。

几个时间点: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阿拉伯世界攻陷,欧亚非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彻底把持。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彻底断了。迫使西欧西药从另一个方向打开通道找到东方。大航海时代一触即发。
1492年哥伦布乘圣玛利亚号出发开赴加勒比的巴巴多斯群岛,并自以为到达东方。一共三条小船。跟同时代的明王朝郑和船队相差甚远。
160x年英国人在美国建立永久定居区。
1920年五月花号到达美国。
1892年保罗二世就十字军东征道歉。

References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2NTM0MTg0.html

《私人定制》瞄完了~

自引(from: weibo)
作为葛优宋丹丹老师的忠实粉,抱着"只要你挠我就笑"心态进影院看了《私》,好多包袱还得要自挠才能笑出来,电影结束居然如释重负,一身的疲惫,这真的是在享受吗。。
跑去石家庄(rockville)花12刀乐进影院看了"personal tailor"。基本的感受就是上面的两句话。
总结起来,就是《甲方乙方》的续集。于是跟大家聚会的时候又翻出来看了一遍《甲》,好像也没以前那么搞笑了,结尾还很伤感。
“那晚我们都喝多了,说了许多肝胆相照的话,。。。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ta”随后想起《相亲相爱》,在我个人电影歌曲top list上可以挤进前10的好歌!